1227
我國在國際上都有哪些品牌名片?
1 漂洋出海的精美外交名片——中國高鐵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經達到13.1萬公里以上,是世界上唯一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2 被各國人民羨慕的網絡密碼——中國移動支付
中國的信用社會,雖然來得比較晚。但我國卻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全面實行移動支付的國家。我國的移動支付正在引領世界潮流。
3 響徹世界的天空之城——中國航天
從東方紅在空中響徹,到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的升起,中國的航天事業不斷的發展,正在逐步領先世界,走向更遠的宇宙。
……

從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入新世紀,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震驚世界,經濟發展的成績令全世界矚目。但是,一個無奈的事實是,我國在世界人民眼中,仍然保留著“世界工廠”的帽子,我國的自主品牌在世界舞臺的影響力,仍然很小。
小平爺爺曾經說過,“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出我們中國自己的品牌,否則我們就要受人欺負”。誠然,華為等大型中國企業正在憑借著自己的微薄之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形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國內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在各個行業搭建優質的自主品牌建設框架,形成品牌建設的合力,成為大國品牌在世界奮進的堅強基石。
自主創新的典范:從無到有、自成一體的中國互聯網
如果說中國有哪樣事物領先世界,那么一定是移動互聯網以及其業態下的生產制造模式、商業模式、消費模式等。
20世紀50年代末,因特網的前身在美國誕生;但中國群眾開始感受移動互聯網的魅力,卻要在40年后。
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開始在中國展現魅力;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開始發力。從2001年至2008年,中國互聯網顯示出比其他產業更強大的復蘇能力,至2008年,中國已成為世界互聯網網民第一人口大國。
從歷史發展以及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的互聯網產業真正將自主創新落到了實處。
共享單車是中國原創互聯網經典案例。借助數字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創造性地滿足了消費者最后一公里靈活出行的需求。短短幾年時間,共享單車的用戶數不斷飆升,甚至開始引領中國社會進入共享的社會模式,共享充電寶、共享體育設施等也紛紛進入人民的生活場景。現今,共享單車已經開始走出國門,出口“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中國的新標簽。
移動支付也是我國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隨著互聯網發展我國傳統電商概念日漸模糊,新零售概念漸漸走到了市場眼前。這也進一步反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支付場景開始遍布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曾有人戲言,你很難想象像美國這樣技術發達的國家,支付系統仍舊如此落后。

品牌強國示范工程:品牌競爭的關鍵是自主創新
2014年9月,李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 ,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
2015年2月,李總理邀請60余名外國專家舉行座談,并提出,“如果大多數中國人,因為從事挑戰性工作和創新事業獲得成就感,而不是通過消費得到滿足的話,結果一定會非常美好。”
2018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雙創”當選為2018年度經濟類流行語。

在“雙創”的浪潮之下,在“品牌強國示范工程”(全稱: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范工程)與“品牌強國戰略聯盟”等計劃的推進之下,我國自主品牌的自主創新之路踏上了新征程。
從政策層面,國家從各個細節處出發,為自主創業和自主創新做出上層規劃;
在具體實施層面,國家分別從自主品牌向中國品牌轉變、中國品牌向大國品牌轉變做出示范引導作用;
“品牌強國示范工程”就是針對中小企業和自主品牌向大國品牌穩步快速邁進的重點項目。
開展“品牌強國示范工程”,依托核心優勢資源,秉持權威公信、扶持自主品牌,立足本土,謀跨越、促升級,為中國品牌創新升級注入活力,為推動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實現品牌強國偉大復興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