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2
今年五月作為美國政府抵制事件的受害者——華為走到了國民、全世界眼前,無論是華為粉還是無關緊要的路人一瞬間化身華為擁護者和支持者,為華為聲援,華為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焦點。
沒有人會想到,華為有一天會四處受敵,處境維艱。也沒有人想到,當初默默無聞的華為讓全國、世界都耳熟能詳,吶喊聲援。
華為公司成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國內互聯網剛剛起步的時代,這一年恰好是中國與德國實現網絡郵件交流,是時代的新紀年。1987年的華為還不是二十多年后的世界五百強,公司與其他普通企業沒有區別,位于電子工廠的辦公區域是租來的,公司總資產21000元,而員工只有6人,銷售的是別家企業的產品。

在二十多年的發展中,華為能躋身于世界前列、獲得眾多國際認證與三個時間轉折點是分不開的。
1987年,是華為成立的時間,公司總資產寥寥無幾,員工人數可嘆,是看起來難以生存的新生企業。
1990年,這是華為成立過后的第三年,它還是別無二致的普通企業。這一年華為開始自主研發面向酒店與小企業的PBX技術并進行商用,這是它走向自主研發的第一步,自此之后,華為資產呈現爆炸式的增長。華為開始進行的更深層次研究開發,并于五年之后憑借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獲利15億元人民幣。
2003年,與3Com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企業數據網絡解決方案的研究。這一年華為實現了國際市場大突破,其業務范圍擴大至全世界范圍。
多樣生物的亞馬遜

今年4月,亞馬遜官方發出聲明撤退中國大陸市場,對于在美國本土贏得互聯網電商龍頭地位的亞馬遜來說,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是不得不做出的決定,舍不得的是廣大的市場價值,但不撤退將會有更多企業資源的浪費。亞馬遜平臺有眾多過人之處,但最終是在大陸碰壁敗走,放棄這塊富油之地。
同樣于上世紀成立的亞馬遜平臺原名為Cadabra,是專業賣書的網絡平臺,它誕生于不算寬敞的車庫,創辦人剛剛辭職不久。創辦人認為書籍是人們都需要的商品,為硬性需求;在加上美國書籍市場龐大,是創業范圍的不二之選,但很快他的售賣范圍便不在局限于書籍。
互聯網的便利與前潛能讓創辦人看到更多商業可能,為了與線下書店巨頭搶占市場,亞馬遜做好用4至5年虧損來換取經營規模,然而不到兩年時間,亞馬遜快速擊敗了對手,以自己獨特的線上優勢贏得了銷售第一的位置。在此后幾次交鋒中,亞馬遜完全獲得了競爭者當初的輝煌,走出書籍獨營商品模式,搖身成為世界著名電商平臺。
為博紅顏一笑的eBay

同樣是美國著名電商平臺之一的eBay在成立之初只是一個生活煩惱。只因創辦人女友苦于缺少同圈愛好者交流,為博紅顏一笑,eBay便誕生了。不同于同期成立亞馬遜平臺,eBay用戶自主交易,價格自由,即使是壞的商品,只要有人愿意拍下也可以進行交易。就這樣eBay很快被各類收集愛好者占領,直至今天發展成為著名個人、企業交易平臺之一。
有時間受到歡迎并不是一件好事,eBay的交易自主性為它帶來了麻煩。有關調查顯示,eBay并未對平臺用戶做出監管,導致平臺假貨泛濫,詐騙事件頻發。針對負面評價eBay采取了許多措施,給買家和賣家雙方提供保護。不過后續報告稱,eBay做得仍然不夠好,該網站甚至還刪掉了對假冒商品及賣家的負面曝光信息。
盡管負面新聞纏身,eBay還是獲得了與亞馬遜同樣的勝利,相同的還有煩惱——得不到眼前價值高昂大陸市場,甚至于在日本、臺灣等地區也是鎩羽而歸。日本市場早被雅虎滲透,臺灣也是雅虎地界,而大陸用戶在eBay產生危機感之時已變成淘寶免郵政策的忠誠者,對于eBay經營模式敬謝不敏。經過經過短暫艱難經營后,eBay最終以與TOM合資成立“新易趣”的方式退出大陸市場。
與華為相似的企業何其多,華為從21000元的總資產到市價值達幾千億,從辦公室中僅有的6個人變為全球十幾萬人,從還是小漁村的城市中生根,腳步已經行至全球。亞馬遜敢于以網營書店對抗行業巨頭,短短幾年擊潰對方,摘得桂冠。eBay中最微小的愿望中誕生,讓人得到歡愉的購物經歷。
它們一步步前行,跨越其中的艱難險阻,想必多年后的今天,不管是企業管理者還是員工都會覺得不可思議,也大概沒想過達到今天的高度,但轉身他們可以又開始新一輪企業進步的博弈,不滿于永無止境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