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
摘要:數字化技術貫穿海天味業的整個生產流程,實現了高效、精準、規模化的生產
近期,商務部聯合五部門對中華老字號進行了復核,55個品牌因長期經營不善被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然而,在這個環境下,海天醬油作為中華老字號的代表之一,卻以數字化和綠色發展為抓手,積極推動老字號順應市場機制,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
海天味業起源于清代的佛山醬園,是商務部認定的雇傭“中華老字號”企業,歷經滄桑卻始終保持對傳統工藝的尊重。海天醬油堅持選用優質原粒黃豆,通過綠色低碳經濟理念,實現了醬油品質的不斷提升。這一堅守傳統的同時,也為海天味業的創新奠定了基礎。

走進海天味業的生產車間,現代化的數字化技術與傳統釀造工藝交相輝映。海天味業通過工業技改,實現了全自動包裝生產線,并于2008年開始數字化轉型。投入超過2億元,自主研發制造多套技術領先的釀造設備及系統,支持了“數智化”技術的落地。從原材料的進廠到最終的包裝,數字化技術貫穿整個生產流程,使得醬油的制作過程基本無需人工干預,實現了高效、精準、規模化的生產。
海天醬油在篩選、制曲、釀曬、包裝、運輸等環節都實現了自動化,人基本接觸不到。這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通過數字化的質量控制保障了產品品質的穩定。海天味業將494道人工檢測點用大數據替代,確保每一瓶海天醬油都擁有最純正的品質。
海天味業在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整個產業鏈。除了產品的數字化安全質量控制,海天味業在包裝方面也進行了創新。為了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浪費,海天味業采用輕量化包裝策略,將部分產品的容器由玻璃瓶升級為PET瓶。通過這一舉措,海天味業在2022年成功減少了超過110萬噸的玻璃用量,相當于節省了22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減少了43120噸的碳排放。
此外,海天味業通過廢水沼氣回收利用項目、節能改造項目等大型技術改造,積極推動全工藝流程的清潔生產。在廢水沼氣恢復利用項目中,海天味業累計投入過千萬元,實施后年減少燃煤1500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00噸。
海天味業不僅在自身內部進行綠色轉型,還在產業鏈中引領綠色升級。通過數字化連接供應商的生產工藝和數據,海天味業提前預知整個批次的質量和生產波動。通過包裝上的二維碼,收集用戶的消費數據和喜好程度,據此不斷優化產品口味與包裝。通過數字化安全質量控制,消費者可通過二維碼追溯完整的生產流程,增強了產品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在ESG(環境、社會、治理)的浪潮下,海天醬油通過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傳統老字號轉型的新路。海天醬油在保留自身核心技藝和品質的同時,通過科技升級和精細化管理,推動整個制造以及供應鏈的綠色發展。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下,海天醬油為中華老字號煥發新活力,注入了更多的創新和可持續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