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6

5月19日,由文博會中國國際企業品牌文化博覽會組委會、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中國企業報》集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品牌戰略研究中心、《發現品牌》欄目組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9(第六屆)中國品牌影響力評價成果發布活動在京召開?;顒悠陂g,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李志民,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謝鐘毓,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王治國,原駐港部隊文工團長姜乃元少將,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秘書長張從明,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于武,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管理編輯部原主任宋承敏,《中企業報》集團社長吳昀國,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執行總監吳維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儲祥銀、執行主任冷柏軍,中國信息協會原副秘書長王砥,《發現品牌》欄目組制片人蔣偉,中國品牌影響力評價成果發布活動組委會秘書長安明,品牌戰略專家、阿里巴巴集團原副總裁、優聯資本創始人、以及知名品牌企業代表中國航天514所航天河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立白集團、蘇寧易購、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中創國際集團等有關領導、企業家共300余人出席參加了活動。

本屆活動的主題是“堅持品牌引領,弘揚工匠精神,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期間,主辦方舉辦了“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范工程”上線發布儀式,據介紹,為貫徹落實"品牌強國"的國家戰略,推動品牌信用建設影響力,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助力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根據國務院《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工作部署,依據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品牌日(國函〔2017〕51號)文件要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中宏網(國家經濟視窗)與人民日報社旗下《市場報網絡版》聯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品牌戰略研究中心、《發現品牌》欄目組等多家單位,開展“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范工程”活動。工程以征集、遴選成員單位、專項示范企業與示范基地為主線,通過品牌建設與傳播、科技創新平臺打造、輿情監測與品牌評價、專家智庫輔導、協助全產業鏈對接與對口政策幫扶等舉措,旨在打造專業性、國家級、國際化自主品牌示范推廣平臺,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樹立新時代中國自主品牌形象,提升中國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本次大會眾多獲獎企業中,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第514研究所全資子公司北京航天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次參加,且憑借著航天孵化品牌“宇煥”的影響力,通過第三方輿情監測機構的綜合評價榮獲“2019中國品牌影響力(行業)十大創新企業”稱號以及“2019中國品牌影響力最具發展潛力獎”稱號,并由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謝鐘毓先生親自頒發了證書,在謝主席的發言中對航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中國航天的科研團隊在攻克一個個航天技術難題的同時,也誕生出眾多可以民用化的技術成果,航天五院514所作為國家電學一級計量站,在配套衛星及航天器上升的過程中,針對月塵、火星塵對于航天器的損壞,利用航天靜電除塵技術,為解決太空艙的環境問題,研發了能夠催化分解有害氣體的除醛技術,并將此技術在民用產業落地,應用到大眾生活環境健康層面,實現了航天技術向環境健康方面的聚焦,為打造國民健康的居住環境不懈努力著。

活動期間,主辦方發布了2019中國品牌影響力輿情監測評價成果報告,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管理編輯部原主任宋承敏對報告進行了解讀。報告指出,中國品牌影響力向世界各地傳播的速度正在加快,一批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實現逆襲,“中國航天”、“中國高鐵”等大國重器享譽海內外,華為、格力、海爾、聯想、蘇寧等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中國品牌也逐漸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調查發現,我國品牌數量上升明顯,從品牌發展主要指標之一的有效注冊商標來看,全國各省份的有效注冊商標量近年來均有較大幅度提升。我國有效注冊商標量已從2010年的460.4萬件增加到1680.7萬件,增長了近3倍。據調查,71.1%的企業已擁有自有品牌;74.2%的企業已設置專門或兼具職能的品牌管理部門;七成受訪企業具有品牌國際化意識;
未來,企業更重視下一步品牌戰略規劃,“找準品牌定位”、“實現品牌創新”、“增強品牌意識的培養”成為多數受訪企業品牌建設未來發展策略的主要工作。只有將品牌意識、工匠精神、民族品格融入現代工業生產與管理實踐,持之以恒,才能打造出更多的“老字號”,真正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轉變升級。
原標題:2019(第六屆)中國品牌影響力評價成果發布活動在京召開